最近在臉書上看到朋友分享一句話:「不要再說我讀那個會吃不飽,我不像你們那麼餓!」相當觸目驚心,就點進去看,原來是文創工作室的卡片文案,不到一天已上千人按讚。還有好多年輕人留言,都在抱怨父母如何不尊重自己志趣:「我爸媽還加一句你就是太年輕不會想,等你將來結婚生子就知道了。」這不是所有父母都會講的嘮叨嗎?「令人髮指」卻是這些年輕人的共同反應。
做爸媽的應該都跟我一樣,按讚按不下去。「我不像你們那麼餓」這話尤其傷人。「餓」在此應該是重視錢的同義詞。父母重視錢並非天生,而是養兒育女過程相當耗錢,如此二十年除非富豪,最淡泊的人也會視錢如命。如果父母重視錢,孩子卻不重視,那一定是父母很小心不讓孩子嘗到缺錢的委屈。這樣的小孩應該加倍感激父母犧牲才對,怎會回嘴「我不像你們那麼餓」呢?
雖然不茍同,我對卡片想傳達的挫折感卻相當熟悉。畢竟,「讀那個會吃不飽」也是我耳熟能詳的一句話。我爸是醫生,我從小就被灌輸將來要當醫生。自然都會加一句:「當然念不到我們也沒辦法。」意思很清楚:讀醫是父母的期望,用功卻考不進去,他們能理解。但如果能念卻故意不念,這是他們連想都沒想過的。
一場難以釋懷的親子風暴
我大四轉去比較文學系,事先完全沒有與父母溝通。反正答案一定是「不准」,有什麼好溝通的?半年後,當面告知母親的那一刻終於來到,接下來就是徹夜的親子風暴。我跪了,母親也以淚洗面了,她要我親自寫信告訴爸爸,「辛苦在台灣賺錢供你念書的爸爸」。兩週後接到父親回覆的航空信,開頭第一句就是:「接到來信我已經四晚沒法闔眼睡覺。」
那大概是我這輩子最黑暗的歲月。誠實說,關於那場親子風暴,我其實比父母更難以釋懷。我回國工作,聽到父母對別人介紹我:「我們要她學醫,結果她去學文學,擔心她找不到工作,沒想到竟然有出版社肯用她。」聽到這話我都生悶氣,覺得出版在我爸媽心目中一定不如醫生。後來我創業,因為媒體報導,經常有親友主動跟我爸媽說我出版的書如何暢銷,母親總興沖沖一五一十學給我聽,我不但沒有高興,還冷笑道:「你還說我讀那個會吃不飽,哼。」言下之意是質疑他們與有榮焉的資格。我這時已經三十好幾。
沒想到有一天,我聽朋友聊起小孩上大學之後的求學歷程:一開始是照志願填,考進第一志願國企系;念了三年沒興趣,降轉中文系。讀著讀著發現自己對寫作的興趣比文學研究還濃厚,畢業就去念新聞所。念到碩士後聽一場演講,才發現最大的興趣是心理諮商,準備要去考心理所。我聽了很奇怪,轉一次就好了,怎麼轉這麼多次呢?父母沒意見嗎?沒想到朋友竟然說我少見多怪,原來這年頭一直換主修的年輕人很多。他們都很會念書,想念什麼研究所都考得上。做父母的反正也說不過小孩,經濟允許都會予以支持,就當做是支持孩子的生涯探索。
原來當年的痛苦是有意義的
我覺得挨了一記悶棍。會念書又興趣廣泛,迷上什麼都全力投入,這不就是年輕時我的寫照?平生第一次,我發現父母當年給我的痛苦是有意義的。如果我當年不是事先預知會有那句「讀那個會吃不飽」,會有一場可怕的親子戰爭,轉系就不會轉得那麼慎重,搞不好轉完還會三心二意,今天考慮學電影,明天又立志當人類學家。又,我進入職場後的一帆風順,恐怕也要謝謝我爸媽那句「讀那個會吃不飽」。那句話讓我永遠都在懷疑自己沒有一技之長,隨時保持學習上的高度飢渴。
難道,我因此就鼓勵父母多跟孩子說「讀那個會吃不飽」?當然不,沒什麼真理值得冒親子失和的風險。何況,以如今產業變化之快速,讀什麼會吃得飽吃不飽,已經愈來愈難講了。五年前誰知道DRAM、面板、LED、太陽光電將成為台灣四大「慘」業,害一大堆學電機的被裁員減薪?
我贊成的,是父母應儘早讓孩子對生涯選擇感到戒慎恐懼。畢竟會有「讀那個會吃不飽」這種話,真正原因並非父母重視吃飽,而是職場閱歷多年,實在看過太多被浪擲的才華,被渺視的夢想,被踐踏的尊嚴。
父母都記得自己當年是如何單純得無可救藥,才會認為孩子如今一定單純得無可救藥。如果是這樣,為何不直接把所見所聞描述給孩子聽?也許等孩子上國中,就開始讓孩子用聽故事的方式,學到外面世界的殘酷一二。
別光催孩子去念書,偶爾也分享一下自己或他人的職場點滴。這樣不只對親子關係有益無害,也可讓孩子早點學會緊張,才不會到大學和研究所,還以為自己有一大堆青春可以揮霍。
延伸閱讀:
陪孩子度過人生第一個叛逆期
上班族媽媽,跟罪惡感「掰掰」
大腦愈開心,學得愈好!高效學習6個祕密
※更多精彩報導,詳見《親子天下雜誌網站》
※本文由親子天下雜誌授權報導,未經同意禁止轉載。
- Oct 29 Mon 2012 22:07
讀那個會吃不飽!
close
抓狂西遊外遇徵信社青春痘護理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